雅各書 2:20-24
虛浮的人哪,你願意知道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嗎? 我們的祖宗 亞伯拉罕 把他兒子 以撒 獻在壇上,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? 可見,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,而且信心因着行為才得成全。 這就應驗經上所說:「 亞伯拉罕 信神,這就算為他的義。」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。 這樣看來,人稱義是因着行為,不是單因着信。
<—————🈸—————>
我們在教會裡常常聽到“單單因信稱義”,怎麼這裡說:“人稱義是因為行為,不是單因信”?這節經文也是天主教最常引用來反對基督教的。雅各的意思其實在第20節:“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”。也就是說,真信心(叫人活的信心)肯定會帶出行為。如果一個人說自己信神,卻沒有行為上漸漸改變,表現出順服基督的生活,他/她的信心很可能是死的(不能得救的)。作者舉例提到亞伯拉罕的信心是真的,因為他的行為見證了他的信—他順服神、準備把自己的兒子以撒殺死獻給神。感謝神,神稱他為義是在第15章,他那時單單信神,神就算他為義,因為神知道他的信是真的。而神給他的試煉“獻以撒”在22章,亞伯拉罕通過了考驗,顯明他真信神是全能的。祂的恩典和能力是大的:借兒子在十字架上犧牲稱罪人為義。
義人重生、有了神的靈,開始願意順服基督,為神而活。相反,有人只是表面相信,內心沒有變化,最終死在罪裡。
求神憐憫我們,賜我們真信心,生命經歷神的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