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當人子在他榮耀裏、同着眾天使降臨的時候,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。 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。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,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, 把綿羊安置在右邊,山羊在左邊。 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:『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,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; 因為我餓了,你們給我吃,渴了,你們給我喝;我作客旅,你們留我住; 我赤身露體,你們給我穿;我病了,你們看顧我;我在監裏,你們來看我。』 王要回答說:『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,就是做在我身上了。』
馬太福音 25:31-36, 40
<——申——>
從表面上看, 主耶穌這裡講的比喻很像靠行為得救。其實不然。行為是信仰的表白。耶穌清楚地教導, 好樹結好果。意思是: 真信仰扎根在神裡面, 就從心裡順服神, 行為肯定會有改變, 彰顯神的榮耀。一些地方證明這些義人是蒙恩在先。1) 耶穌稱他們是”蒙我父賜福的”。他們的屬靈地位是神賜的, 不是靠自己的功德。2) 他們的獎賞是”創世以來神為他們預備的國”。神從起初到末了都沒經營自己的國, 若不是祂預備, 哪有人能夠進神國呢?
耶穌講這個比喻要我們有永恆的眼光看一切。我們現在的動機和做出來的事都關係到永恆的榮耀。我們天天要思考一件事: 當主在榮耀中得國降臨時, 祂會對我們說什麼? 我們是否每天按照神的真理在行事為人? 一句話總結就是”愛人如己”。耶穌強調對象是主內的: “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”。而且是不起眼的弟兄。人很容易注意到那些光鮮亮麗的人, 對他們好可能有回報。但最小的是那些無法回報你的人, 付出不求回報。我們不可能做到, 但主耶穌要幫助我們去做 — 如同做在主自己身上。因此, 如果你心裡沒有主, 你的行動也做不出來。顯明你是假信徒, 結果如耶穌所說乃是地獄的審判。
求神憐憫我們, 施恩典叫我們真正悔改相信耶穌。生命成長的途徑就是學習愛弟兄姐妹, 而不是追求世界的名利和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