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軍長和 加利亞 的兒子 約哈難 ,並 何沙雅 的兒子 耶撒尼亞 以及眾百姓,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進前來, 對先知 耶利米 說:「求你准我們在你面前祈求,為我們這剩下的人禱告耶和華-你的神。我們本來眾多,現在剩下的極少,這是你親眼所見的。 願耶和華-你的神指示我們所當走的路,所當做的事。」 先知 耶利米 對他們說:「我已經聽見你們了,我必照着你們的話禱告耶和華-你們的神。耶和華無論回答甚麼,我必都告訴你們,毫不隱瞞。」 於是他們對 耶利米 說:「我們若不照耶和華-你的神差遣你來說的一切話行,願耶和華在我們中間作真實誠信的見證。 我們現在請你到耶和華-我們的神面前,他說的無論是好是歹,我們都必聽從;我們聽從耶和華-我們神的話,就可以得福。」 過了十天,耶和華的話臨到 耶利米 。 『你們若仍住在這地,我就建立你們,必不拆毀,栽植你們,並不拔出,因我為降與你們的災禍後悔了。 所剩下的 猶大 人哪,耶和華論到你們說:『不要進入 埃及 去。』你們要確實地知道我今日警教你們了。
耶利米書 42:1-7, 10, 19
<——申——>
42章的背景是公元前586年, 巴比倫王率大軍來攻破耶路撒冷, 殺了皇室, 擄走王和貴族, 只剩下少數猶太人。但這一小撮人還互相殘殺, 殘軍領袖不敢留在耶路撒冷, 為了是否要逃到埃及來通過先知耶利米求問耶和華。他們向耶利米保證要聽神的話, 10天後神要他們留在猶太地, 但他們還是逃去埃及, 從此這些人就從聖經中消失了。他們的核心問題是不信神。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, 信與不信關系到重大的抉擇, 而後果關系著身家性命。耶利米很慎重, 在神面前禱告了10天才把神的心意告訴他們, 可惜他們不信。如果是我們, 會如何選擇呢?不信就是大罪, 600年後, 神再次給回歸的猶太人機會來相信耶穌是主, 大多數人還是不信。感謝神, 2000年後我們信了, 就成為神的子民。求神不斷建立我們的信心, 從三點來看:1)不要因環境決定一切。他們在求問神以前就認為下埃及是最好的。他們可以有自己的分析, 但不讓神的旨意來改變自己就是不信。2)他們固有的價值觀不願意被修正。他們說, 神的旨意”無論是好是歹”, 我們都聽從。這說明他們已經用自己的標準來衡量神的話, 才會有好有歹。真信正好反過來: 凡神說的都是”好”, 相反就是”歹”。3)當他們不聽神的話時, 肯定會為自己找藉口。
總之, 信神就勝過環境, 勝過自己的價值, 勝過求人的榮耀。